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经济管理研究

  • 论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李飞;罗茜;

    从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改革至2008年8月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已经升值17.42%。人民币升值是对长期固定汇率制下人民币汇率的合理调整,既应该看到人民币升值给我国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应该注意把握所面临的机遇。

    2008年04期 v.23;No.86 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6K]
    [下载次数:4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03 ]
  • 服务业FDI对服务业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以北京为例的实证研究

    魏刚;谢臻;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服务业FDI迅速增长,逐渐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体。使用1997—2007年的样本数据,运用协整分析的方法,对于服务业FDI对北京市服务业发展、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可以发现,北京市服务业FDI与服务业增长、服务业比重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

    2008年04期 v.23;No.86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3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28 ]
  • 河南纺织企业品牌战略研究

    周书焕;

    品牌不仅是企业竞争的核心内容和手段,而且还是企业赢得顾客和求得长期发展的关键。作为河南省支柱产业之一的纺织企业,在品牌建设取得明显成绩的同时,还存在品牌意识不强、品牌定位不准、品牌含金量低等问题。在加强河南省纺织企业品牌建设过程中,纺织企业要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树立品牌意识,努力营造品牌文化,制定科学的品牌战略,同时政府应加大对纺织企业创建品牌的支持力度。

    2008年04期 v.23;No.86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18 ]
  • 河南省体育赛事市场开发SWOT分析

    姚洁;

    河南省体育赛事市场开发虽有地理、资源、体育人口和名人效应的优势,但也有诸如体育产业比重小、赛事市场不规范、中介机构及专业人才奇缺等劣势。要把握后奥运效应和努力实现中原崛起战略目标的有利机遇,勇敢迎接周边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和文化等相关产业的扩张和介入带来的冲击与挑战。在加强政策扶持、规范市场体系、培育专业人才和中介机构的基础上,按照时序分层次发展,推进河南省体育赛事市场快速健康发展。

    2008年04期 v.23;No.86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3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86 ]
  • 中小企业网络营销策略探析

    孙运红;

    我国中小企业由于资源有限而使营销难以开展,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中小企业营造了一个全新的营销平台。借助于方便灵活的网络,中小企业便可以进行低成本、高效率的网络营销,灵活地向客户提供更有个性的产品。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的结合必将给中小企业带来更多的营销机会。

    2008年04期 v.23;No.86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7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21 ]
  • 论建筑企业竞争战略的实现途径

    王莉飞;成虎;

    建筑企业竞争战略要建立在项目管理基础之上,以项目的价值最大化为企业竞争战略目标。在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应进行项目筛选,实现企业的差别化战略;构建有效的项目组织管理机制,降低项目成本,实现企业的成本领先战略。

    2008年04期 v.23;No.86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2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83 ]
  • ISO 9000族标准与全面质量管理比较研究

    静天魁;

    ISO 9000族标准与全面质量管理(TQM)是世界质量管理发展史上的两个重要里程碑,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历史渊源不同,出现的年代亦有先后;理念基本相同,但解决质量问题的方式有所不同;在内涵上互有兼容,但适用的市场环境条件不同;都是开放的系统,但开放的程度不同。两者只有相互促进、结合,才是现代质量管理发展的必由之路。

    2008年04期 v.23;No.86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2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07 ]

财会与金融研究

  • 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问题研究

    罗湘衡;

    1994年分税制改革是我国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的一次根本性变革,深刻影响了当今中国政府间关系的走向。分税制改革迄今已经实行了14年,它取得了怎样的成效,对我国政府间关系产生了怎样深刻的影响,同时这一改革还存在哪些明显的问题和隐患,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对中国分税制改革的评价和未来的发展前景,值得深入探讨。

    2008年04期 v.23;No.86 3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4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69 ]
  • 热钱流入的途径、规模及影响

    谢罗奇;邓乐;

    2005年到2007年,中国股市冲向6000点高峰,而2008年以来却一泄千里。大量数据表明,中国境内流入的不明用途资本急剧增加。近年来大量热钱流入我国境内,对我国的金融市场和宏观经济带来了潜在的风险。防范国际短期资本大规模流入对我国造成的冲击,关键在于调控流入规模的同时有效地预测其迅速逆转的可能性。

    2008年04期 v.23;No.86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下载次数:3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93 ]
  • 双指数跳跃扩散模型下的二元数字期权定价

    王俊;

    双指数跳跃扩散模型下的二元数字期权(digital option)定价问题,应考虑上向二元数字期权和下向二元数字期权,给出了这些期权的价格的拉普拉斯变换(laplace transform)。这些期权价格的拉普拉斯变换表达式的获得得益于使用有关双指数跳跃扩散过程的首达时问题的研究结果。

    2008年04期 v.23;No.86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4 ]
  • 美国次级债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启示

    黄鹂;

    次级债危机的发生将美国在金融创新及发展中的缺陷和漏洞充分暴露出来。对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来讲,不仅要总结次级债危机所反映出来的教训,更要学习美国金融制度在次级债危机发生过程中反映出的优点以及美国处理和解决次级债危机的经验。

    2008年04期 v.23;No.86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2 ]
  • 基于公司治理结构的河南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

    刘丽丽;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与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有密切的相关性。二者之间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影响。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可以对公司治理结构实施监督、控制和评价。由于会计信息的经济后果,可使公司治理主体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趋利避害,使利益相关者受益或受损,所以,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程度和有效性将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会计信息质量的保证。

    2008年04期 v.23;No.86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5 ]
  • 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分析

    郑新成;

    近年来,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中小企业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但不合理的融资结构等内部环境因素和银行对中小企业的限制措施等外部环境因素使得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居高不下,严重制约着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成本高的途径主要应从中小企业规范治理结构和加大各级政府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扶持力度等环节着手。

    2008年04期 v.23;No.86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17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66 ]

法学研究

  • 论我国司法审查的发展趋向

    周金恋;

    司法审查是现代国家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它源于权力分立和制约的需要,既是对行政权的有效监督,也是对公民权利最有效的保护手段。随着我国法治建设步伐的加快,司法审查在内外因的推动下,向着一个新的方向发展,这个趋向主要表现在司法审查制度的体系化、司法审查范围的扩大化、司法审查案件类型的多样化以及司法审查标准的灵活与多元化。

    2008年04期 v.23;No.86 58-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20 ]
  • 法学维度的价值分析与刑事政策价值体系的建构

    李梁;

    目前,刑法学界不乏关于刑事政策价值的研讨,而对于刑事政策价值体系及其建构,问津者寥寥。刑事政策的价值体系是指由刑事政策的若干由社会所认可的价值所构成的系统,它由价值客体、价值主体和价值目标所构成。三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2008年04期 v.23;No.86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7 ]
  • 试论我国反恐立法模式的重构——以刑事一体化为视角

    郭世杰;

    恐怖主义犯罪的频发及其对社会秩序严重的破坏性,使我国的反恐斗争面临着极为严峻的形势。以刑事一体化为视角,积极借鉴世界各国反恐的经验和做法,从刑事实体法、刑事程序法、国际合作以及加强恐怖犯罪预防等方面对我国反恐立法进行完善,能够最终裨益于我国反恐立法模式的重构,达到合理地组织对恐怖主义犯罪反应的目的。

    2008年04期 v.23;No.86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2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7 ]
  • 商标法第三次修订的若干思考

    吴习聪;

    商标法对保护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发挥着巨大作用,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现行商标法已不能满足商品经济的发展。修订商标法应保留"相对理由审查"制度,应加大对恶意行为人的处罚,驰名商标标准应增加商品质量优异和良好售后服务的内容。

    2008年04期 v.23;No.86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11 ]
  • 电子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法律地位分析

    王沛莹;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证据越来越多地被引入刑事诉讼领域。刑事诉讼中的电子证据,能够证明刑事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电子证据具备证据能力,应作为一种独立的证据种类。

    2008年04期 v.23;No.86 7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2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16 ]

语言与文学研究

  • 语义扩展中的隐喻反思

    赵同林;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在语义的扩展中起到了决定的作用。然而,从先于隐喻的前提来看,作为认知语法基础的象似性并没有成为定论;从后于隐喻的语义扩展机制本身来看,语义隐喻扩展机制也存在着自相矛盾的问题,原型义的假设也使得此理论本身存在缺陷。

    2008年04期 v.23;No.86 8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2 ]
  • 英汉语主题结构的比较

    于建凯;

    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主题结构在表现方式、出现频率、生成规则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其语言特征是英语主语显著、汉语主题显著。把握两种语言主题结构的作用和特征,坚持不同的语法本体观,尊重英汉两种语言各自的语言表达习惯和语言现实,排除相互之间语法概念和语法规范的干扰,可以进一步识别、确立和完备汉语自身的语法体系。

    2008年04期 v.23;No.86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1 ]
  • 从当前网络语言现象看语言规范问题

    李芳;

    语言文字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也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为适应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人类社会活动的需要,语言的规范使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各方面的迅速发展,尤其是网络的普及,社会生活中各类语言现象不断地像潮水般涌来。对网络语言应该区别对待,把那些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语言现象固定下来加以推广,使之广泛地为人们的交际服务,而对于那些不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成分和用法,则应该根据规范化的要求,按照"约定俗成、逐渐规范"和"词竞众择、适者生存"原则,优胜劣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逐步走向规范化。

    2008年04期 v.23;No.86 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1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07 ]
  • 双重归逸:张炜小说价值倾向探析

    缑英杰;

    作为一名20世纪后期的乡土小说家,张炜在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实践中,体现出一种"知行合一"的双重归逸倾向,这种现象源于作家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和恋乡情结。

    2008年04期 v.23;No.86 9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8 ]